执笔:杨新荣 谢东风 审核:杨新荣、黎超
专业代码:120206
学科门类:管理学
授予学位:管理学
标准学制:2 年
修业年限:5 年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、工匠精神、 实践能力,具备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良好的政治素质、道德素质、心理素质和身体 素质,系统掌握经济学、管理学和劳动法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 的专业基础知识,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基础和自动化办公能力,良好的人际沟通、组织 协调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。
本专业毕业生立足珠三角、面向广东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主要在政府机构、 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咨询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、企业管理、行政管理、 档案管理、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。
具体目标为:
1.掌握一门外语,熟练使用自动化办公软件,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,熟悉人力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,掌握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劳动法学、组织行为学、统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理 论;熟悉人力资源规划、工作分析、招聘与配置、绩效管理、薪酬与福利、员工培训与 开发、员工关系管理等模块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;懂得企业文化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、 会计学、心理学、社会保障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;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针、政 策及法规,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。
2. 良好的应用文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,有一定的外文阅读、翻译和口头交际能力,注重团队合作,有较强和社会适应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和亲合力,能运用经济学、 管理学、劳动法学、组织行为学、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,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和 管理信息系统工具及统计分析技术,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业务问题的分析、判断、决 策能力;熟练掌握各类人力资源文案的撰写,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各??槭导?nbsp;问题的能力。
3.具备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,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 新精神;具备跨学科理解、学习与沟通能力;能适应多文化团队合作,能够在职业工作 环境中有效沟通和交流。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正确的理想、信念,具备 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、方针和政策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政治素质;具有科学严谨、诚实守信、求真务实的道德素质;具有健康的体魄、良好 的生活习惯,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合格要求的身体素质。
4.能够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,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、 良好的综合素养、 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,能够在政府机构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咨询服务机构等单位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、档案管理、社保管理、行政管理、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职业性、 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二、规格要求
1.具有正确的价值观,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、文化修养、职业道德、服务意识、健 康的体魄和心理。
2.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、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。掌握英语基本知识,具有较强的 阅读、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。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、社会活 动等基本能力。
3.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,熟练使用自动化办公软件,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,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,掌握 Excel 使用技巧, 能通过网络开展本专业的相关业务。
4.掌握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劳动法学、组织行为学、统计学、会计学、心理学、社会 保障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。
5.熟悉人力资源规划、招聘与配置、薪酬与福利、绩效管理、培训与开发、劳动关 系管理等六大??榉矫娴淖ㄒ抵逗筒僮骷寄堋?/p>
6.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针、政策及法规,了解劳动?;ず臀ぶ肮とㄒ娴闹?nbsp;识。
7.熟练掌握各类人力资源文案的撰写,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,组织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。
8.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,在不同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类专员岗位(包 括招聘专员、培训专员、绩效专员、薪酬专员、劳动关系专员、行政专员等) ;在国家 机关、事业单位、社区等组织机构从事人事管理、档案管理、社保管理等岗位;在人力 资源服务、咨询和中介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、策划等岗位。
9.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聚焦点和行业前沿与发展趋势。
10.具有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,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三、主干学科
管理学、经济学、心理学、法学
四、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1.核心课程
管理学、劳动经济学、组织行为学、人力资源规划、工作分析、招聘与配置、培训 与开发、绩效管理、薪酬与福利、劳动关系管理。
2.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校企“双元”课、职业品德教育、专业能力综合训练、企业调研、专业实习、毕业 实习、毕业设计 (论文) 。
五、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
(一)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
1.毕业标准
修业期满,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,修读完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,成绩合格, 获得应修学分,并取得规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。
表 1 应修学分
课程体系 | 课程性质 | 应获得学分 |
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| 必修 | 1 |
选修 | 2 | |
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 | 必修 | 15 |
选修 | 6 | |
专业课程 | 必修 | 21 |
选修 | 16 | |
集中实践环节 | 必修 | 11 |
选修 | 8 | |
合计 | 80 | |
关于“1+X”证书制的说明:主要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行政事务工作等职业技能;可对接人力 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四级或者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,也可以根据国家 1+X 证书目录考取对应证书。 |
2.学位授予
修业期满,符合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管理学士学位。
六、具体教学安排
表 2 教学周数分配表
学期 | 课堂教 学周 | 集中实践周 | 期末 考试周 | 其他 | 合计 | 备注 | |||
军训 | 实训实习 | 课程设计 | 企业实践 | ||||||
一 | 16 | 2 | 1 | 1 | 20 | 第一学期其他为 机动周。第二学 期第 19、20 周为 企业实践教学准 备周。第三、四 学期为企业实践 教学学期。 | |||
二 | 16 | 1 | 1 | 2 | 20 | ||||
三 | 20 | 20 | / | 20 | |||||
四 | 20 | 20 | / | 20 | |||||
总计 | 72 | 0 | 3 | 0 | 40 | 2 | 3 | 80 |
表 3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
项目类别 |
课程 (项目) 编码 |
课程 (项目) 名称 | 学 分 | 总 学 时 | 学期、学时 (周 数) |
备注 | ||||
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
校内集中 实践教学 | B0561032 | 专业能力综合训练 | 2 | 40 | 2 | 必修 | ||||
U1801003 |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专项训练 | 1 | 20 | 1 | 选修 | |||||
小计 | 3 | 60 | 2 | 1 | ||||||
企业 实践 教学 | 企 业 教 学 |
U1804001 |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 理 |
4 |
20 | 校企“双元” 合作开发课 程 | ||||
专业拓展模块课 |
4 | 选修,专业 能力拓展课 (4 学分) | ||||||||
企业 实践 教学 | 企 业 实 践 | U1300001 | 职业品德教育 | 2 | ||||||
U1101001 | 区域、行业、企业调 研 (3 选 1) | 1 | 选修 | |||||||
U1105001 | 生产 (专业) 实习 | 5 | 选修 | |||||||
U1102001 | 毕业实习 | 2 | 8 12 | 必修 | ||||||
U1106001 | 毕业设计 (论文) | 6 | 必修 | |||||||
小计 | 24 | 20 | 20 | |||||||
总计 | 27 | 320 | 2 | 1 | 20 | 20 |
表 4 教学进程表
课 程 类 别 | 课 程 性 质 |
课程编码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 时 | 学时分配 | 开课学期、课堂教学周数、周学时 | 期末 考核 形式 | 支撑规格 要求[对应 点] |
备注 | |||||
理论 授课 | 实践 教学 | 自主 学习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||
16 | 16 | 20 | 20 | ||||||||||||
通 识 教 育 课 程 | 公 共 必 修 课 |
U1300027-28 |
形势与政策 5-6 |
1 |
16 |
16 |
1 |
???/p> |
1,6 |
见备注 1 | |||||
通识教育必修课小计 | 1 | 16 | 16 | 1 | |||||||||||
通 识 教 育 课 程 | 公 共 选 修 课 |
跨学科选修课 |
2 |
32 |
* |
* |
* |
* |
1,8 |
开课形 式见备 注 | |||||
通识教育选修课小计 | 2 | 32 | 32 | ||||||||||||
通识教育课程小计 | 3 | 48 | 32 | 16 | 1 | ||||||||||
学 科 及 专 业 基 础 课 | 必 修 课 | U0503001 | 管理学 | 3 | 48 | 48 | 3 | 校 | 1、4 | ||||||
U0503004 | 组织行为学 | 3 | 48 | 48 | 3 | 校 | 1、4 | ||||||||
B0531108 | 劳动经济学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校 | 1、4 | |||||||
U1803011 | 工作分析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
B0531062 |
人员素质测评 |
3 |
48 |
48 |
3 |
院 |
1、5、8 |
课 程 类 别 | 课 程 性 质 |
课程编码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 时 | 学时分配 | 开课学期、课堂教学周数、周学时 | 期末 考核 形式 | 支撑规格 要求[对应 点] |
备注 | |||||
理论 授课 | 实践 教学 | 自主 学习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||
16 | 16 | 20 | 20 | ||||||||||||
学科及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小计 | 15 | 240 | 208 | 32 | 12 | 3 | |||||||||
学 科 及 专 业 基 础 课 | 选 修 课 | U0502052 | 劳动法规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校 | 1、6 | |||||
U0503100 |
普通心理学 |
3 |
48 |
48 |
3 |
院 |
1、4 | ||||||||
学科及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小计 | 6 | 96 | 80 | 16 | 3 | 3 | |||||||||
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| 21 | 336 | 288 | 48 | 15 | 6 | |||||||||
专 业 课 | 必 修 课 | U1803012 | 招聘与配置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校 | 1、5、8 | |||||
U1803013 | 培训与开发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
B0531110 | 绩效管理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
U1803014 | 薪酬与福利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
U0502171 | 人力资源规划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
U1803015 | 劳动关系管理 | 3 | 48 | 48 | 3 | 院 | 1、5、8 | ||||||||
U1804001 |
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|
4 |
64 |
64 |
* |
1、8、9 | 校企 “双 元”合 作开发 课程 | ||||||||
专业必修课小计 | 21 | 336 | 192 | 80 | 64 | 8 | 9 |
课 程 类 别 | 课 程 性 质 |
课程编码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 时 | 学时分配 | 开课学期、课堂教学周数、周学时 | 期末 考核 形式 | 支撑规格 要求[对应 点] |
备注 | |||||
理论 授课 | 实践 教学 | 自主 学习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||
16 | 16 | 20 | 20 | ||||||||||||
专 业 课 | 选 修 课 | B0541004 | 管理沟通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院 | 1、2、7 |
文化与 礼仪模 块 | ||||
U0502044 | 企业文化 | 2 | 32 | 32 | 2 | 院 | 1、9 | ||||||||
U1802015 | 中国传统文化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院 | 1、9 | |||||||
B0521014 | 公共关系学 | 2 | 32 | 32 | 2 | 院 | 1、2 | ||||||||
B0541023 | 商务礼仪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2、6 | |||||||||
U0502022 | 演讲与口才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、2、6 | ||||||||
文化与礼仪??樾〖?/p> | 12 | 192 | 144 | 48 | 12 | ||||||||||
专 业 课 | 选 修 课 | B0541026 | 市场调查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、4、7 | 现代科 技与人 力资源 管理模 块 | |||||
U0500074 | 人力资源统计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3 | |||||||||
B0441019 | ERP 软件及应用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3、9 | |||||||||
U1403001 | 数据处理技术(SPSS)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1、3、9 | ||||||||
U0500047 | 商务定量分析 | 3 | 48 | 32 | 16 | 3 | 1、3 | ||||||||
现代科技与人力资源管理??樾〖?/p> | 12 | 192 | 144 | 48 | 12 | ||||||||||
专 业 课 | 选 修 课 | U1802016 | 创业组织行为学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10 |
组织与 管理模 块 | ||||||
U1802017 | 企业伦理学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4 | |||||||||
U1802018 | 中国传统人事管理思 想 | 2 | 32 | 32 | 2 | 1、6 | |||||||||
U1802019 | 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 理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、3、10 | ||||||||
U1802020 | HRBP 在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应用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、3、10 | ||||||||
B0541001 | 电子商务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、3 | ||||||||
组织与管理??樾〖?/p> | 12 | 192 | 144 | 48 | 12 |
课 程 类 别 | 课 程 性 质 |
课程编码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总学 时 | 学时分配 | 开课学期、课堂教学周数、周学时 | 期末 考核 形式 | 支撑规格 要求[对应 点] |
备注 | ||||||
理论 授课 | 实践 教学 | 自主 学习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|||
16 | 16 | 20 | 20 | |||||||||||||
专 业 课 | 选 修 课 | Q1802051 |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 | 2 | 32 | 32 | 1、2、7 | 专业能 力拓展 课 (3 选 2) | ||||||||
Q0500057 | 行政职业能力提升 | 2 | 32 | 32 | 1、2、7 | |||||||||||
Q0500056 | 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 | 2 | 32 | 32 | 1、2、7 | |||||||||||
企业教学拓展??樾〖?/p> | 4 | 64 | 64 | |||||||||||||
专业选修课小计 | 16 | 256 | 144 | 48 | 64 | 12 | ||||||||||
专业课总计 | 37 | 592 | 336 | 128 | 128 | 8 | 21 | |||||||||
集中实 践教学 环节 | 校内集中实践 | 3 | 60 | 60 | ||||||||||||
企业集中实践 | 16 | 320 | 320 | |||||||||||||
合计 | 80 | 1356 | 656 | 556 | 144 | 21 | 24 | |||||||||
备注:两年总学分不超过 80 学分,第一年 56 学分 (含集中实践周) ,第二年 24 学分。 (1) 形势与政策:1-2 学期每学期开设 8 学时 (6 学时课堂授课,2 学时课外自主学习) 。第 1 学期的课程各称是形势与政策 5,学分 0.5 学分,安 排 3 次讲座。第 2 学期的课程名称是形势与政策 6,学分 0.5 分,安排 3 次讲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