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笔:崔晓 审核:熊宇 柳贵东
专业代码:080601
学科门类:工学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
标准学制:2年
修业年限:5年
一、培养目标
坚持立德树人、以学生为中心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、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,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,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掌握电机及电气技术、电力电子技术、计算机控制技术,熟练运用电路与电气工程的CAD技术进行电气设备与电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,具有电力系统运行、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与维护、电器产品的设计与试验分析、电气工程的经济管理等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。
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工新技术、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产品设计、工艺制造、质量检测、系统维护、生产管理、产品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工作。
培养目标具体为:
1.具备电气类学科相关的自然基础科学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;
2.能运用电工电子、电气拖动、电力工程的相关知识,使用常用的电工电气工具和技术,解决电机传动、电能发输配及电能转换等方面的工程问题,具备电子电路分析、电气控制系统设计、开发、测试和应用能力;
3.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;具备跨学科理解、学习与沟通能力;能适应多文化团队合作,能够在职业工作环境中有效沟通和交流;
4.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,能够适应电气技术领域、广东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。
二、规格要求
1.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、文化修养、职业道德、服务意识、健康的体魄和心理。
2.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、收集处理信息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。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、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。
3.掌握从事电气、电力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数学、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,以及电子电器、计算机与通信、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,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、节约资源、环境保护、社会、法律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;
4.掌握本专业领域中系统建模、电气测量等基本原理和策略,掌握在专业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,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发展动态;
5.了解电气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方法,具有选择恰当技术、资源和现代工具解决一般工程系统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,具有独立从事某一实际电气电力系统的运行、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;
6.初步具有对电气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、改进与设计的能力;
7.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、开发、设计和维护的初步能力;
8.了解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、相关行业的法规,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;
9.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;
10.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、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;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,至少掌握1门外语,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,可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。
三、主干学科
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
四、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1.核心课程
电工电子技术、电力工程基础、电力系统继电?;?/span>、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、电力电子技术
2.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、电气控制与PLC综合设计、开关电源设计课程设计、低压配电系统课程设计、生产实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。
五、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
1.毕业标准
修业期满,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,修读完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,成绩合格,获得应修学分,并取得规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。
表1 应修学分
课程体系 | 课程性质 | 应获得学分 |
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| 必修 | 0 |
选修 | 3 | |
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 | 必修 | 7 |
选修 | 3 | |
专业课程 | 必修 | 27 |
选修 | 13 | |
集中实践环节 | 必修 | 15 |
选修 | 8 | |
合计 | 76 | |
说明:关于“1+X”证书制的说明:主要培养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、电气设备的设计与维护、电气工程的微机控制、电子线路板的设计与焊接、用电企事业供电系统的设计与维护等职业能力。目前可对接的证书:1、特种作业操作证(低压电工作业);2、特种作业操作证(高压电工作业);3、特种作业操作证(防爆电气作业);4、维修电工证(中高级)。 |
2.学位授予
修业期满,符合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学士学位。
六、具体教学安排
表2 教学周数分配表
学期 | 课堂教学周 | 集中实践周 | 期末 考试周 | 其他 | 合计 | 备注 | ||
实训实习 | 课程设计 | 企业实践 | ||||||
一 | 16 | 2 | 1 | 1 | 20 | 第一学期其他为机动周。第二学期第19、20周为企业实践教学准备周。第三、四学期为企业实践教学学期。 | ||
二 | 12 | 5 | 1 | 2 | 20 | |||
三 | / | 20 | / | 20 | ||||
四 | / | 20 | / | 20 | ||||
总计 | 28 | 0 | 7 | 40 | 2 | 3 | 80 |
表3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
项目类别 | 课程性质 | 课程编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学期(周数) | 备注 | ||||
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
校内集中实践 | 必修课 | U0200001 |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| 2 | 2 | 安排在学期末 | ||||
U0203151 | 电气控制与PLC综合设计 | 3 | 3 | |||||||
小计 | 5 | 2 | 3 | 0 | 0 | |||||
选修课 | U0202186 | 开关电源设计课程设计 | 2 | 2 | 二选一 | |||||
U0202083 | 低压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| 2 | 2 | |||||||
小计 | 2 | 2 | ||||||||
校内集中实践小计 | 7 | 2 | 5 | 0 | 0 | |||||
企业实践 教学 | 必修课 | 企业教学 | U0200171 | 电气安全技术 | 4 | * | 校企“双元”开发课程 | |||
U0200052 | 电力企业管理基础 | |||||||||
企业实践 | U1001051 | 职业品德教育1 | 1 | * | ||||||
U1001052 | 职业品德教育2 | 1 | * | |||||||
U1102001 | 毕业实习 | 2 | 8 | |||||||
U1106001 | 毕业论文(设计) | 6 | 12 | |||||||
小计 | 14 | 20 | ||||||||
选修课 | 企业教学 | Q0200029 | 节能技术 | 4 | * | 企业教学拓展???/span> | ||||
Q0200030 | 企业管理 | |||||||||
Q0200031 | 项目管理 | |||||||||
Q0200032 | 电力市场 | |||||||||
Q0200033 |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| |||||||||
企业实践 | U1101001 | 区域、行业、企业调研(3选1) | 1 | |||||||
U1105001 | 生产(专业)实习 | 5 | ||||||||
小计 | 10 | |||||||||
企业实践小计 | 24 | 20 | ||||||||
合计 | 31 | 2 | 5 | * | 20 |
表4 教学进程表
课程 类别 | 课程 性质 | 课程编码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总学时 | 学时分配 | 开课学期、课堂教学周数、周学时 | 期末考核形式 | 支撑规格要求[对应点] | 备注 | |||||
理 论 授 课 | 实 践 教 学 | 自 主 学 习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|||||||||
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| 选修课 | U1500001 | 就业指导 | 1 | 16 | 8 | 2 | 6 | * | 1.2.9 | |||||
跨学科选修 | 2 | 32 | 32 | * | * | 1.2.9 | |||||||||
小计 | 3 | 48 | 40 | 2 | 6 | 1 | 2 | 0 | 0 | ||||||
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小计 | 3 | 48 | 40 | 2 | 6 | 1 | 2 | 0 | 0 | ||||||
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 | 必修课 | U0103118 | 电工电子技术 | 3 | 48 | 40 | 8 | 3 | 校 | 1.3 | |||||
U0200067 | 电气工程CAD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.3.6 | 安排在后半学期 | |||||||
U0202192 | 电子线路CAD | 2 | 32 | 16 | 16 | 2 | 1.3.6 | 安排在前半学期 | |||||||
小计 | 7 | 112 | 72 | 40 | 0 | 7 | 0 | 0 | 0 | ||||||
选修课 | U0203030 | C语言程序设计 | 3 | 48 | 36 | 12 | 3 | 1.2.3 | 二选一(前半学期完成) | ||||||
U0203118 | 数字电子技术 | 3 | 48 | 36 | 12 | 3 | 1-3.7.9 | ||||||||
小计 | 3 | 48 | 36 | 12 | 0 | 3 | 0 | 0 | 0 | ||||||
学科及专业平台课小计 | 10 | 160 | 108 | 52 | 0 | 10 | 0 | 0 | 0 | ||||||
专业课程 | 必修课 | U0204007 |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| 4 | 64 | 48 | 16 | 4 | 校 | 1.5.10 | |||||
U0204068 | 电机与电力拖动 | 4 | 64 | 52 | 12 | 4 | 院 | 1.3.7.9 | |||||||
U0204053 | 电力工程基础 | 4 | 64 | 52 | 12 | 4 | 院 | 1.5.8.9 | |||||||
B0321065 | 电力电子技术 | 3 | 48 | 36 | 12 | 3 | 院 | 1.3.4.6 | |||||||
U0204076 | 电力系统继电?;?/span> | 4 | 64 | 56 | 8 | 4 | 院 | 1.5.8.10 | |||||||
U0204081 |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| 4 | 64 | 52 | 12 | 4 | 1.5.7.9 | ||||||||
U0200171 | 电气安全技术 | 2 | 32 | 32 | 2 | 1.3.5 | “双元”课 | ||||||||
U0200052 | 电力企业管理基础 | 2 | 32 | 32 | 2 | 1.2.3.5 | |||||||||
小计 | 27 | 432 | 296 | 72 | 64 | 15 | 8 | 4 | 0 | ||||||
选修课 | U0203033 | 可编程序控制器 | 3 | 48 | 24 | 24 | 3 | 院 | 1.3.5.10 | 电气控制技术???/span> | |||||
U0202122 | 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 | 2 | 32 | 24 | 8 | 2 | 1.5.7.9 | ||||||||
U0200065 | 电气测量技术 | 2 | 32 | 24 | 8 | 2 | 1.4.5.6 | ||||||||
U0202199 | 综合布线技术 | 2 | 32 | 24 | 8 | 2 | 1.5.7.10 | ||||||||
电气控制技术??樾〖?/span> | 9 | 144 | 96 | 48 | 0 | 3 | 6 | 0 | 0 | ||||||
U0203033 | 可编程序控制器 | 3 | 48 | 48 | 0 | 3 | 院 | 1.3.5.10 | 电力系统安全与维护??椋谙呖?,学生选修 | ||||||
U0202170 | 配电网自动化 | 2 | 32 | 32 | 2 | 1.3.5.8 | |||||||||
B0341026 | 现场总线技术 | 2 | 32 | 32 | 2 | 1.2.7.9 | |||||||||
U0200054 | 高压技术 | 2 | 32 | 32 | 2 | 1.5.6.8 | |||||||||
电力系统安全与维护??樾〖?/span> | 9 | 144 | 144 | 0 | 0 | 3 | 6 | 0 | 0 | ||||||
Q0200029 | 节能技术 | 2 | 32 | 32 | 2 | 1.3.5.8 | 企业教学 拓展??椋?/span>选修4学分) | ||||||||
Q0200030 | 企业管理 | 2 | 32 | 32 | 2 | 1.2.3.8 | |||||||||
Q0200031 | 项目管理 | 2 | 32 | 32 | 2 | 1.2.3.8 | |||||||||
Q0200032 | 电力市场 | 2 | 32 | 32 | 2 | 1.2.3.5 | |||||||||
Q0200033 |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| 2 | 32 | 32 | 2 | 1.5.9.10 | |||||||||
企业教学拓展??樾〖?/span> | 4 | 64 | 0 | 0 | 64 | 0 | 0 | 4 | * | ||||||
专业课程小计 | 40 | 640 | 392 | 120 | 128 | 18 | 14 | 8 | 0 | ||||||
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| 校内集中实践教学 | 7 | 140 | 0 | 140 | 0 | 2 | 5 | 0 | 0 | |||||
企业实践教学 | 16 | ||||||||||||||
合计 | 76 | 988 | 540 | 314 | 134 | 31 | 21 | 8 |